站内搜索 :

深化以案促改 推进标本兼治

发表时间:  2020-06-18来源:  中国民主促进会河南省委员会

 以不敢腐的震慑,倒逼不能腐的机制,构建不想腐的自觉。在标本兼治上持续发力,以案促改正成为全省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建设的重要抓手。

    一年来,以推动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为实践要求,全省党员干部在深刻的教育警醒中强化思想和行动自觉,理想信念、纪律观念、廉洁意识、工作作风不断改进提升,彰显了“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方”的效果,凝聚起推动中原更加出彩的强大正能量。

    强化不敢腐的震慑

    以案促改,查办案件是前提;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须臾不可松。

    省纪委高度重视案件查办工作,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持续强化震慑、不敢、知止的氛围。去年以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收拢五指,重拳出击,共处置问题线索72896件,立案32535件,处分39384人,在严厉惩治腐败的同时,也为深入开展以案促改提供了“鲜活教材”。

    为强化震慑效果,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在执纪审查过程中,同步启动以案促改工作,在立案、审查、审理各环节同部署、同推进,坚持惩中治、治中惩,惩治同步、同向发力,实现无缝对接。

    为聚焦重点、精准发力,省纪委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案件易发多发的行业、部门和地区,针对案件暴露出的普遍性突出问题,开展重点整治、专项整治,坚决防止同类问题重复发生。

    截至目前,全省各级党组织共筛选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3万余件,让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甚至每一个关键岗位,都有可以作为镜鉴的典型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警醒身边人,真正把“不敢腐”的震慑传导到位。

    扎牢不能腐的笼子

    发现问题是前提,解决问题是关键。

    去年5月,省委制定出台了《中共河南省委关于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的意见》,省纪委配套印发了实施办法和监督检查暂行办法,旨在巩固深化以案促改工作成效,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持续净化政治生态。

    制度立下去,责任扛起来。全省各级党委(党组)对标省委、省纪委要求,结合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研究制定以案促改规范性文件,把深化以案促改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清单,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述责述廉内容,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纪委主导推进、部门协调配合、案发单位具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的责任体系。

    针对典型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各级各部门围绕授权、用权、控权环节,查漏补缺、建章立制,坚持原因分析不透彻不放过、风险点找不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过硬不放过、成效不显著不放过“四个不放过”。据统计,去年以来,全省共查纠整改各类突出问题9.23万个,修订完善各项制度5.05万项。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以陈祥恩案为镜鉴,查找风险漏洞2132个,完善制度1600多项,通过建制度、补漏洞,强管理、提效益,重返世界500强阵营。

    约束的是权力,化解的是风险,收获的是成绩,“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

    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一次警示教育比开多少会都管用,村官看村官受审,真是在我胸口猛击了一掌,我绝不能再犯错了!”谈及自己退交违纪资金的初衷,渑池县陈村乡一心村村委会主任卢江水感慨道。

    去年,渑池县组织400余名新任村干部接受警示教育,有针对性地选取身边人身边事,让新任村干部扣好廉洁履职“第一粒扣子”,也让包括卢江水在内的15名村组干部主动上交了违纪违规资金。

    在以案促改工作中,我省把教育警示作为重要环节,找准发案原因,创新方式载体,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参观警示教育基地、撰写案例剖析材料、拍摄警示教育片、组织旁听庭审等形式,发挥好身边典型案件的警示教育作用。对于选取的案例,除要求通报案情、宣读处分决定和忏悔录外,还要组织专题民主生活会进行自我剖析、重要岗位人员上台表态发言,让已经违纪者回头、可能违纪者止步。

    去年以来,全省共组织开展警示教育5.18万场次,受教育党员干部累计340万人次;召开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2.56万次、组织生活会4.96万次。

    思想受到触动,作风得到改进,干事热情迸发,卢江水主动认识到的“不想腐”,正在转化为广大党员的行动自觉,为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营造出风清气正的优越环境。

    以案促改不停步,清风正气满中原。下一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持续以治标为依托,以治本为方向。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建设,深入推动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着力实现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持续营造学的氛围、严的氛围、干的氛围,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

(转载自河南长安网)

扫描二维码 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