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为民初心
绘就最美“警”色
虞城县公安局
“木兰之乡”铺展和谐新画卷
“范警官,我刚路过响河桥,桥边有个女孩行为有点怪,你们赶紧过去看看吧!”今年8月的一天,外卖小哥小赵在送外卖途中,发现一名女子举止异常,便拨通了社区民警范静的电话。社区民警随即赶到,将欲跳河轻生的女子救下。
这是发生在虞城县公安局城关镇的一幕。外卖小哥为啥和社区民警这么熟?这源于虞城县公安局推出的信息员制度。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掌握社会面的动态情况,虞城县公安局创新性地将全县的快递员、外卖小哥、环卫工人等行业人员发展成为公安机关的信息员。
“这些人员经常在社会面活动,往往能够第一时间发现一些治安事件、矛盾纠纷的蛛丝马迹,将他们纳入公安机关的群防群治队伍是应有之义。”虞城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宋占珂说。
在布局社会面防控的同时,虞城县公安局还将目光瞄向派出所的各个辖区。在各个派出所的牵头组织下,辖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治安积极分子以及部分商户联合组成了联防联控队伍,充分发挥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
“我是社区干部,也是联防联控队员,小区哪里有安全隐患,谁家生活有困难,谁家夫妻拌嘴了,我都会管上一管,咱不能辜负了公安机关和群众对咱的信任!”城关镇中心社区干部胡津玲笑着说。
▲城关派出所民警上门为群众送身份证。
在虞城县采访期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一个个分布在村镇、社区的警务室、警务工作站。
本着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虞城县公安局近年来持续抓好“一村(格)一警”建设。目前,全县各个派出所已建成警务室81个,警务工作站430个,配备专职社区民警112名。社区民警带领各村辅警专门负责人口管理、安全防范、服务群众、信息采集等工作,做到了“融”入社区,每天与群众面对面,辖区群众对社区民警的知晓率达98%以上。“群众只有和你熟悉了,有啥麻烦事儿、烦心事儿才愿意和你说。”社区民警张保华说。
在虞城县站集镇,派出所在“一村(格)一警”的基础上,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探索出“1+1+1+N”矛盾联调工作机制,即每起矛盾纠纷都由1名社区民警、1名包村辅警、1名村调解员联合调解,再根据纠纷性质和需要,及时调动综治、土地、民政、司法、教育、卫生、劳动等部门人员加入联合调处小组。
“小组成员根据各自岗位职责,从法律法规、村规民约、风土人情、道德涵养等方面讲事实、摆道理、定责任、疏思想,可以及时有效地从根本上化解矛盾纠纷。”站集派出所所长陈建松介绍。
为了做到“服务不缺位”,公安机关也很贴心:全县各个派出所以警务室(警务工作站)和户籍室为依托,先后推出“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代办服务”等举措,让民警多跑趟、群众少跑腿;并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实行“一站式”登门服务,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办理所需业务。
目前,虞城县可防性案件逐年下降,各类矛盾纠纷大幅下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节节攀升。一幅以平安为底色的和谐幸福新画卷正在“木兰之乡”徐徐铺展。
“虞城县公安局全体民辅警将继续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开展工作,用夜以继日的忠诚守护,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让新时代‘枫桥经验’花开‘木兰之乡’。”宋占珂说。
鲁山县公安局
“三员联动”,“义”起携手护安全
鲁山县马楼乡是平顶山市第一大人口乡,常住人口9.7万人,在社会治安防控、矛盾纠纷化解方面面临很大压力,马楼派出所的民警们却能从容应对,在日常警务工作中显得游刃有余。
他们有什么工作秘诀?“三员联动”。从今年年初开始,鲁山县公安局在全县推行了“一村(格)一警”机制下的民辅警、人民调解员、村居法律顾问“三员联动”化解矛盾纠纷机制。
“人民调解员多是本村德高望重的老党员、治安积极分子、村干部,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在村子里也有威望,化解矛盾纠纷有天然优势;村居法律顾问则是县司法局在全县组织的持证法律工作者、律师,他们都有分包的村(社区),群众有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直接向包村法律顾问咨询。”马楼派出所所长李新冰告诉记者。
“‘三员联动’既包含民警、司法等专业力量,也有群众参与其中,兼顾了人情与法理,让调解更具人情味,又彰显了法律的权威,是鲁山县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实践。”鲁山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王治帮说。
据介绍,针对一些简单的矛盾纠纷,由“一村(格)一警”机制下的民辅警做前端感知,派出所和司法所做支撑,人民调解员、村居法律顾问等人员参与调解,力争在村一级化解掉;村一级化解不了的,再报乡镇,由派出所和司法所等单位开展联合化解,各个部门主动履职,各司其职,争取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马楼派出所民警在辖区开展巡逻防控。
一次,马楼派出所辖区一行政村有两人因酒后打架而产生矛盾纠纷,获取信息后,公安、民调、司法等多家单位的工作人员都来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开始劝导,不到3个小时,打架的两人握手言和。
“恁调解了一个上午了,也怪辛苦,中午别走了,在俺家吃饭吧!”当事群众对调解结果很满意,热情挽留工作人员吃饭。
“三员联动”机制实施以来,辖区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打架斗殴的少了,社会治安状况好了,村居更加和谐了,群众脸上的笑容多了……
除了“三员联动”,在社会治安防控方面,马楼派出所也充分打好“群防群治”牌,该所结合辖区特点,创立了马楼义警队,目前队伍已经发展到200多人。义警队成员多为民兵、村干部、党员积极分子等。
“义警队由派出所管理,派出所各个社区的社区民警都建立了微信群,各个行政村的义警全部加入微信群,遇到一些需要寻人、侦查、出警的信息,社区民警会在群里发布,临近的义警队员会就近先期处理。”李新冰介绍。
“有了义警身份,我们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干劲儿很足,碰到村口堵车、谁家有个麻烦事,我们都会主动帮忙协助,看到由于自己的努力,邻里关系和睦,村里治安环境变得更好了,我们也成就感满满!”马楼村村民刘春强说。
马楼派出所的典型做法,是鲁山县公安局守护平安、争先创优的一个缩影。在全县,各个派出所都正以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目标,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鲁山县公安局将继续丰富‘三员联动’的内涵,将更多的群防群治力量吸纳进来,积极推动‘三员联动’向‘多元联动’迈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鲁山贡献公安力量,用全县公安干警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王治帮说。
新蔡县公安局
“1+3+N”织密防护网
“你们是一母同胞,因为这点钱打得头破血流,值当吗?”“你们兄弟俩有一方受了伤,另一方都要负法律责任”……在众人的一番劝说下,刘氏兄弟俩羞愧地低下了头。
这是近日发生在新蔡县今是街道办事处余庄村的一幕。该村刘氏兄弟因鱼塘补偿款问题产生矛盾,双方各自聚集人员,扬言要大打出手。获知信息后,今是派出所民警立即邀请司法所、民调员、法官等人来到派出所调解室,经过众人从人情、法律等多角度的劝解,兄弟俩最终握手言和。
这是该所运用“1+3+N”联合调解机制化解矛盾纠纷的一个案例。2022年以来,新蔡县公安局在全县派出所推行该机制。“1”指的是派出所,“3”指的是司法所、基层法庭、人民调解员;“N”则指的是其他相关部门。“多个部门联动化解矛盾纠纷,化解效率大大提高。”今是派出所所长李宁说。
“1+3+N”机制主要针对复杂的、难以化解的矛盾纠纷,强调的是部门联动。而对一些简单的矛盾纠纷,则依靠社区民辅警和人民调解员现场化解,更突出群众的力量。
据介绍,信息员、人民调解员由社区民辅警负责牵头组织。信息员主要是参与农村红白喜事的乡村厨师、退伍军人、社会志愿者等;人民调解员则主要吸纳一些在村子里德高望重的退休老干部、退休乡村教师加入,以发挥其在调解矛盾纠纷时说话有分量的优势。
“信息员、调解员身份多元,所处行业广泛,能发现公安机关发现不了的线索,是警力的有益补充。”月亮湾派出所所长赵红伟说。
在做实治安防控方面,新蔡县公安局也稳扎稳打,打造了一座座遍布城区的“平安屋”,给足了群众肉眼可见的安全感。
“你好,我是职工之家小区‘平安屋’的保安,这里有个老人晕倒,需要帮助!”今年8月的一天,值班民警陶晓辉对讲机里收到辖区一“平安屋”的紧急呼叫后迅速出警,在民警和保安的配合下,老人被及时送医。
这是“平安屋”发挥作用的一个案例。今年以来,新蔡县公安局经过精心选点布局,在县城的商场、银行、医院、学校、小区门口等共设立“平安屋”150个。
“平安屋”非新建,而是依托各个小区、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已经建成的保安亭,在保安亭外张贴上警方的“公安”图标和报警电话,十分醒目;内部配齐钢叉、盾牌等防暴装备、一键报警器及消防设备。同时,为“平安屋”执勤的保安配备对讲机,便于日常通信联络和发生突发事件时调度指挥。
“‘平安屋’充分借用了保安等人员的力量,已经成为公安机关为民服务、了解民意的‘前哨站’,危机预警、发现警情的‘烽火台’,应急协同处置力量的‘屯兵点’,人民群众安全的‘庇护所’,法律常识安全防范知识的‘宣传站’。”新蔡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刘雪岭说。
为群众送上贴心服务,新蔡公安也爱心满满。
今是派出所余庄警务室有个“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关爱帮扶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利用这个基地,民警们定期向辖区的老人、小学生开展反诈、防溺水、防校园欺凌等宣传;邀请大家来警务室一起包饺子,为孩子们辅导功课、组织辖区医务人员为老人们开展义诊,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服务不缺位”的“公安温度”。
“新蔡县公安局全体民辅警将继续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确保全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新蔡贡献公安力量。”刘雪岭说。
西平县公安局
打造“警力前置+心理疏导”新名片
“嫘祖商业广场小吃街有人酒后闹事,请及时出警!”8月30日晚间,正在西平县柏城办事处嫘祖商业广场巡逻的民警丁胜勇通过对讲系统接收到指令后,随即和辅警吕雄建赶往事发地点,将正在发生口角的两人劝住,整个过程不超过3分钟。
“幸亏公安来得快,两人已经开始推搡了,不然肯定得打起来。”围观群众对公安出警的速度表示满意。为啥出警能这么快?这源于柏城派出所推出的“一站两室三中心”机制。
“我们在辖区的闹市区嫘祖商业广场设立了街面警务工作站,警力前置、屯警街面,提高见警率、管事率以及快速反应能力。同时,在辖区的主要地段设置了两个警务室,方便群众就近报警或者向警方求助。”柏城派出所指导员陈志建说。
据了解,警务工作站实行快速反应模式,7×24小时有民警在岗,承担着迅速出警、前期处置、应急处突等任务,俨然一个微型派出所;警务工作室的民警则主要负责社区走访,及时发现、化解矛盾纠纷。
为进一步做实社会治安防控、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柏城派出所还建成三个中心:警网联勤融合中心、治安要素管控中心、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心。
——警网联勤融合中心发力群防群治。由社区民警牵头,充分调动辖区的网格员、老干部、老党员等力量,让他们成为警方的信息员、调解员。
——治安要素管控中心聚焦重点人、事、物。负责对辖区的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人群建立台账,定期开展巡逻防控和风险隐患排查。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心则主要负责化解矛盾纠纷。今年4月的一天,辖区群众刘某来到柏城派出所建设路警务室向社区民警戚海丽求助,他曾受雇于赵某,因工资拖欠事宜与赵某产生矛盾。
了解情况后,戚海丽意识到如果处理不好,极易引发更大矛盾,便立即将情况汇报给所里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心。因赵某不在西平,派出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心便启动微信线上调解,邀请矛盾双方当事人以及律师、人民调解员、社区干部进入“微调室”,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劝说开导,双方都认识到自身问题。随后赵某通过微信转账向刘某支付了工资,一场矛盾就此化解。
化解矛盾纠纷的关键在于解开心结。在西平县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柏苑派出所,记者见到了“心病还须心药医”的生动实践。
▲柏苑派出所民警问需于企。
柏苑派出所让每位民辅警掌握心理疏导技能,这是他们成功化解一起起矛盾纠纷的“法宝”!
“我们建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室,通过里面的硬件设施我们可以评估当事人的心理状态,进而通过心理疏导为群众提供精准的心理服务。”西平县公安局副局长、柏苑派出所所长刘浩南介绍。
“心理疏导不同于一般的话语劝解,它有一套科学方法,能够大大提升矛盾纠纷的化解效率。”柏苑派出所社区民警郭景奇说。
目前,整个西平县公安局已建立起“局所室”三级心理服务平台,心理调解正成为西平公安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张亮丽名片。
“下一步,西平县公安局将坚持以打造‘服务型’派出所为目标,努力提高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并以‘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为工作目标,用实际行动为全县社会治安环境安全稳定助力,让群众安居乐业。”西平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李新说。
宝丰县公安局
“部门协作、全民参与”构建“大平安”
9月1日,星期五,宝丰县大营镇。
早上8时许,赵楼村驻村民警何龙吟就开始了社区走访工作。“大娘,这是我们印制的警民联系卡,上面有我的电话,有啥事儿可以直接打给我”“李大爷,最近和家里人没闹别扭吧,一家人和和气气才好”……何龙吟是“一村(格)一警”机制下的驻村民警,村里家家户户的情况他都门儿清。
社区民辅警是坚守一线、守护平安的中坚力量,也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直接执行者。在宝丰县走访期间,记者看到的是一幅社区民警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图景。
为了打造平安和谐社区,社区民警积极对接平安建设、综合执法、应急管理、人民武装、民生服务、执法监督等力量,“六位一体”联动解决基层社会治理问题;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合作配合,在各个行政村建立了信息采集员、宣传教育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安全防范员、隐患排查员等“五员”队伍。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社会治理体系正在形成。
在大营派出所所长张春阳看来,“五员”大多来自群众,在获取信息、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有天然优势,有他们的协助,公安机关化解矛盾纠纷会更加及时。
为了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宝丰县公安局还对矛盾纠纷的化解设立了分级处理机制:简单的矛盾纠纷由社区民警、矛盾纠纷调解员现场化解;调解不成的,交由村上化解;村上仍旧化解不了的,再移交到镇里,由派出所联合镇上的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化解。
群众的安全感往往来源于能够随时见警察、见警灯。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宝丰县公安局全体民辅警全员在岗。白天,在重要路段、区域进行驻点巡逻;晚上,深入辖区的酒馆、饭馆、夜市烧烤摊等重点场所持续开展夜间巡逻,切实提高见警率、管事率。
参与巡逻的不仅有公安民辅警,民兵连也加入进来了。如今,宝丰县所有行政村都有民兵连,每天晚上,他们都会身穿迷彩服,手持警棍,沿着村子周边进行巡逻,成为守护平安的亮丽风景。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为了构建全县的大平安体系,宝丰县公安局创新方法、多措并举,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
——用心守好群众“钱袋子”。民警们充分发挥“脚板”的力量,走村串户指导群众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目前全县下载率在95%以上。
——全力护校安园。为做好护校安园工作,派出所民辅警、交警联合学校保安、值班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等组成“护学岗”,在上下学人流高峰时段为师生送上暖心守护。
——大力推进“万警助万企”活动,分包企业的民警主动上门问需于企,全力为企业创造平安和谐的营商环境。
一系列暖心之举,充分彰显了“公安温度”。宝丰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刘永涛说:“宝丰县公安局将进一步发展壮大群防群治队伍,不断创新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为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更优平台和路径;同时,坚持‘民呼我为’,创新推出更多便民服务举措,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扫描二维码 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