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王新华: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疫情

发表时间:  2020-07-06来源:  中国民主促进会商丘市委员会

王新华照片_副本.jpg

诸如新冠病毒这种重大疫情面前,每个人的心理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今天,我将从心理学的角度跟大家讨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话题。

大家记得在2020年春节前的腊月二八、二九的时候,我们商丘的百姓还没有把这个冠状病毒作为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最重视的一件事,大家还在忙着春节我怎么去过、回老家参加什么聚会等等。与此同时我们《应天之声》公众号“生活与心理学”栏目听众朋友提出的情绪问题与现实中面临的疫情应激心理反应。下面我们就聊聊对事物的合理化认知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行为。

大家都熟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这样一个老太太,整天为两个做生意的儿子发愁。她的大儿子是染布的,二儿子是卖伞的。天一下雨,她就会为大儿子发愁,因为不能晒布了;天一放晴,她就会为二儿子发愁,因为天不下雨,二儿子的伞就卖不出去。就这样老太太没有一天开心的日子,整天愁眉紧锁,弄得疾病满身,骨瘦如柴。后来,一位聪明的邻居告诉她,为什么不反过来想呢?天一下雨,你就为二儿子高兴,因为他可以卖伞了;天一放晴,你就为大儿子高兴,因为他可以晒布了。老太太恍然大悟,从此以后天天都是乐呵呵的,身体也一天天地健康起来了。

对于上面这个生活中的事件,我们可以用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提出的情绪ABC理论来解释:理解同样的一件事,人们认识的角度不同产生的心态也不一样。

所谓ABC理论,A指诱发性事件,B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她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即A引起了C,根据ABC理论,诱发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和解释,B才是引起情绪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上面故事中老太太不是为事情困扰着,而是被对这件事的看法困扰着。事件同样是大儿子染布,二儿子卖伞。老太太对这一件事的信念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情绪反应:当想法是“在雨天,担心大儿子的染布晒不干;在晴天,担心二儿子的伞卖不出去”时,老太太天天忧愁,我们称为不合理信念;当想法是“下雨天,二儿子生意兴隆;大晴天,大儿子生意好做”时,老太太快乐起来,我们称为合理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往往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正如一位心理学家说的:“感觉是一种主观的东西,而生活就是一种感觉。人以什么样的态度感觉它、对待它,它就以什么样的姿态回报你,只要你热情、积极、乐观、进取,你的生活将充满阳光。”

生活中类似的故事还有“半杯水的故事”“爱迪生的实验室被烧”等。

对于疫情我们是否也报同样的心态?

为阻断疫情,我们失去了很多:失去欣赏大自然风光的旅游、失去了走亲访友,失去了户外活动的自由等,但我们在家静思静养、加强亲情的沟通联接、对互联网功能了解运用更多等收获。

现在我们生活中最大的事就是疫情,感觉要说的话又很多。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正在国内乃至全球蔓延。虽然全国上下已经同心协力,为打赢这场防疫抗疫的硬仗都动员起来了,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使得社会中弥漫着各种紧张焦虑甚至恐慌的氛围,我们称之为公共危机事件。在这里我们简单解释一下,危机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突发事件,包括天灾和人祸,如地震、水灾、空难、 疾病爆发、恐怖袭击、战争、不被预期的意外事件、死亡等;二是指当人处在紧急状态时原有的心理平衡状态被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导致情感、认知、行为功能的失调,而进入的一种失衡状态,也称心理危机。心理危机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情感危机的反应。危机既是普遍的:是因为在特定的情况下,没有人能够幸免;也是特殊的,是因为即使面对同样的情况,有些人能够成功地应对危机,而另一些人则不能自我调节。危机事件的发生是此前一系列问题累积的结果,有效的危机干预不仅仅是处理和应对危机状况本身,即对症干预,而且还需要包括危机前预防和危机后的对应干预。所有人都会在其一生的某个时候遇到危机事件或遭受心理创伤。应激和创伤本身都不构成心理危机,只有在主观上认为创伤性事件威胁到需要的满足、安全和有意义的存在时,个体才会进入应激状况。伴随着危机既有暂时的不平衡,也有成长的契机,危机的干预与解决会导致积极的、建设性的结果,减少消极的、自我否定性功能失调的行为。

 面对疫情,我们如何进行心理防护?用积极的心态应对?

每个人对传染病都是有恐惧心理的,这也是自我保护机制,如果没有这个意识,其实我们是很危险的。因此,我们了解一些预防传染病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我们合理应对疫情,正常生活的前提。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国家、政府运用媒体给我们宣传、科普,我们了解一些基本的生理和心理自我防护知识,但是部分伙伴在疫情面前出现过度的反应,例如:恐惧、心慌、浑身无力、严重失眠焦虑、身体免疫力明显下降,当出现类似症状的时候,他们需要专业心理的帮助。过度的恐慌可能是一种强迫性思维导致的。一开始只是担心被感染,但是当过多的关注这件事情,花更多的精力去思考怎么会感染?怎么避免感染?自己是不是被感染了?感染了怎么办……发现因为太关注太投入导致想太多,心理冲突太久,那种焦虑感让人无所适从,以至于痛苦的不愿意再去经历,但是越是想摆脱,越是摆脱不了。一次次的因为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觉得会感染的经历,让人一而再再而三的陷入这种强迫性的思维里。究其个人原因主要是因为某些压力积累太久,焦虑冲突频繁,又没有适当发泄、缓解,积累久了就会把生活中常见的小事转移到上面,我们称之为泛化了。当开始因为某件细小的事情产生不好的情绪体验后,以为解决这件事情就可以获得平静,而不是找机会去发泄自己真正的压力,反而拼命的去想办法避免表面让你担心的事情发生,你就发现,就像你为了避免传染病,已经做了很多的预防措施,也在脑海里幻想了各种可能感染以及感染了自己要面对什么样的心理准备,但是你怎么去想、怎么去做、始终只会越来越陷在里面,就像掉入了沼泽地,不挣扎还好,越是挣扎,越是沉得更快,越是去对抗他,发现越来越摆脱不了。对所谓传染病的恐惧心理就是这样产生的。也许这样的状态发生之前,生活中、工作上,长期就已经比较压抑了,或者工作、学习、人际关系之类的压力过大,或者生活有什么重大的变故,性格上是不是过于小心谨慎、敏感多疑,这些都是容易造成自己做些强迫性思维、不合理认知,反复思考,穷思竭虑的潜在因素,所以重点就不是针对传染病这件事情,要做的就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就是接受自己的恐惧、焦虑,不要试图去对抗,去避免它。就像车祸每天都在发生,凶杀、地震、火山爆发都有概率发生一样,由此我们知道传染病是有可能发生的,但是概率很小,那么你的注意力偶尔联想一下,关注个人卫生、尽量不外出,避免交叉感染,该做什么还是会去做什么,这就是最好的应对焦虑的态度。如果那种焦虑和心理冲突太痛苦,总是忍不住继续去思考。那么就要在忍不住的时候找一点剧烈运动、大声唱歌、画画、看小品、相声等大笑模式转移出来,在这段时期,作息调整好,早晚有时间就坚持做一点定时定量的运动,让生活重心可以重新找回来。如果觉得很难自助走出来,那就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者心理医生的帮助。面对疫情,拥有积极的心态、合理的认知、良好情绪和行为,科学的防护与防治措施是心理自助的好方法。

国家有难,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一定能打赢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阻击战。为我们中国加油!

    注:作者系民进商丘市直二支部会员王新华

扫描二维码 分享本页